心灵摆渡人 | 刘玉蕾:我要做的,就是和你站在一起

作者:刘思言来源:hth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发布时间:2021-06-01浏览次数:881

刘玉蕾,1980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2002年取得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管理本科学士学位,2016年取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学生处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心理教学、团体辅导和咨询工作。

编者按:

她的职业生涯,是提问的一生。感谢她的分享,我才可以在几个小时的短暂时间里浏览她的人生窗口。人生,是不断看清自己的历程。而她的人生,是一面强大的镜子,帮助人们树立坚强,看到自己。

我想起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所说的:“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互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让我们一同期待,这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很为他开心。他一定是很优秀的”---我的学生们

2000年8月,德强学院门口,几位紧张的姑娘在校门口跺着脚。“在报纸上看到了招聘广告就来了,没想过自己做什么,也挺迷茫的。”其中一位就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刘玉蕾。当时学校地处偏远,只有两个建筑物,没有人气,她特别担心。

“其实当时对老师这份工作挺迷茫的”,刘玉蕾笑了笑。提起老师的情结是因为一位影响自己一生的辅导员,“那时候她也是刚毕业,全情服务到工作当中,对学生全心全意。我觉得很有价值。所以来这先应聘的辅导员岗位。没想到,这一来就是20年。”

应聘上了经济管理系辅导员的她,为了促进学生管理,每天都要住校。她很想家,但一直坚持着,”都是为了学生嘛。老师这个称呼是十分伟大的,我不想学生毕业提起我以后说这个老师不好。“她笑着说。20年来,兜兜转转,她始终围绕在思想育人的岗位上。在团委带领学生组织活动,在学生处接手征兵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办公桌前,她都始终坚守着师德师风。流水的学生,不变的纯粹。“我的一言一行,会成为学生心中留下的难以忘怀的一部分,可能一件小事他会记一辈子。尽管听起来不接地气,可真的是我的真心话,我是想成为这样的老师的。”平时幽默搞怪的她,谈起学生无比认真。

短短的几次谈话中,每次谈到曾经的学生,刘老师如数家珍,时隔20年,每位同学的姓名,专业,如今在做什么,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其中有一位同学毕业后始终坚守音乐梦想,为自己的偶像编曲,还在中国好声音担任了媒体大众评审。刘老师格外骄傲:“我们总以为大学时代的梦想不长久,可我很为他开心。他一定是很优秀的,凭自己的努力去挣生活。”

我们在阴暗里摸索,却见到了生命的力量与光亮---机缘巧合心理学

因为学校的一些心理活动,让刘老师慢慢喜欢上了心理学。2012年5月,刘玉蕾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开始踏上心理咨询的道路。

她发现,人们对心理咨询有很深的误解。原因是通常被看到的心理问题都是严重到自杀或被加工的新闻,而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更多是面对广大健康的学生。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过不去的坎,有的人因为受伤的人生经历很难和他人接触,所以要给他一个空间。不过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我们是为健康而服务的。”

随着学院的重视及社会的发展进步,慢慢带动了心理咨询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我院曾经的心理咨询室于2018年重新装修,如今条件十分优越。过去一些咨询室使用的收费测试,现在网上也都可找到免费的了。社会对心理学的认同和开放,让更多人正确看待心理学。

在2018年,刘玉蕾老师累计咨询次数74人次,62个小时。由于同学们的在校时间有限,每个学期孩子们可以咨询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回头看是学校的发展带动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发展,如今有些孩子咨询了两三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看到他的个人成长。我们真的为他开心,未来我们一定更加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也让心协的同学更有价值。”

心协是心理咨询师下的学生组织,也是刘老师在龙财种下的一颗种子,用爱与陪伴浇灌了一群热爱心理健康知识,勇于面对自己的孩子们。“我不能给他们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唯一的只有知识吧。”刘老师低下头,“看到他们喜欢心理知识,就告诫自己更要拼命努力。”

一个桶的垃圾,需要倒进另一个更高级的桶---咨询师的不易

作为心理咨询师要听很多的秘密、迷茫、愤恨、痛苦、丑恶……这些情绪垃圾堆积久了,再强大的心理咨询师,也没办法自我消化。卸下职业面具后,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伤口,和时常发作的无力感。比起平常人,他们需要承受的情绪压力难以想象。于是要找一个厉害的督导,帮助自己“复盘”,看看用怎样的方式能更好地引导来访者。

就好比升级打怪,得时不时让自己停下,补充一些弹药和装备,倒空自己,才能满血复活。而这些,都得自己氪金。

每周一次500/h起的培训费用,刘老师也只是勉强承受。“好在学校一直对这方面很重视,经常安排我们出去学习。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太匮乏了。”在咨询中,常常发现很多现实因素难以解决的问题,刘老师对此非常无奈,能做的只有提升自己所学的一切知识,内心准备的所有能量,只为在下一次见面时,比来访者更了解他自己,比来访者更爱他自己……从而能让他得到“被好好对待”的体验。

其实,心里咨询就好像一本本实体小说。

作为一个见证者,与讲者一起去探索他心灵的世界,同他一起走过生命的低谷,不论荒芜还是坎坷。她陪伴着那探索的人前行,慢慢地卸下防御,去触碰那个最不堪、最糟糕的自己,去体验过去难以承受的愤怒、无力与失望,去谈论过去难以启齿的欲望、想法与情感。经历未经之事、到未到之地,看着他成长为一个新的自己。最后,跟他道别。

这对于咨询师而言,就像是写完满了一本小说。他们站在你身旁支持你,从不转身离开。他们是倾听者,他们的倾听目标坚定,他们的沉默没有寒意。

守护信任坚守后盾---让我们被看见

“一般来说,我们是不能给认识的人做心理辅导的。如果只是安慰认识的人,我们也会有意去保持合适的距离。来访者是我们绝对的秘密,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所有来访记录是绝对保密的。”这是他们的职业操守。

采访全程,刘老师都用词模糊,小心翼翼,没有提到一个具体的来访者案例。我能看出,她竭力在保护心中埋藏的秘密,和连带的那份信任。20年来,她与龙财互相陪伴与支撑,这是一场美丽而温暖的相遇。她见证了hth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成长与壮大,同样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见证了她的青葱与成熟。

如今,每一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看见。可作为个体无法随时被大环境看见。然而,心理咨询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在新时代的使命吧。

感谢刘玉蕾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所有老师们,让我们彼此深深地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