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秋季学期心理排查工作的通知

作者:来源:学生处发布时间:2022-09-19浏览次数:821

各学院:

为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各学院要坚持关注重点学生,多途径排查、全方位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并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做到排查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对重点关注的学生做好跟踪监护,做到危机事件的早发现、早预防、及时干预。具体要求如下:

一、做好对重点关注学生的鉴别排查

()十四类排查对象

1.直接或间接提出要自杀者;

2.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严重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者;

4.身体患有严重生理疾病者;

5.近期发生过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伤害、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者;

6.存在严重睡眠障碍,如嗜睡或严重失眠者;

7.学习压力大、休学、降级或近期遭遇处分行为异常者;

8.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心理严重者;

9.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仍然在校学习者;

10.近期情绪波动较大,如情绪过于高涨和低落者;

11.过于冲动,控制自我能力差者;

12.情感挫折情绪低落者;

13.新入学因环境改变导致情绪低落者;

14.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者。

()排查途径

1.各学院要通过谈心谈话、深入宿舍、课堂等渠道,多途径、全方位掌握学生情况进行排查;

2.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班级干部和任课教师的作用进行排查。

()排查分类标准

根据学生的情绪、行为、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及自杀()、他伤等风险因素将排查出来的学生分为ABC三类,以下为分类标准:

C:学生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成绩等方面的困难,并在生活中有所表现,比如自卑,封闭,脾气暴躁,自尊心过强。

B:学生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成绩等方面的困难,并明显地影响了该生的学习或生活。比如有多门考试缺考、考试不及格,不能完成作业,不能正常开题、不能正常答辩、不上课,玩游戏,看电子小说成瘾,没有朋友等。

A:学生常年有慢性生理疾病,或者抑郁症、焦虑症等某种心理疾病,或者有严重现实困难,家庭支持差,有自杀倾向、有伤害他人倾向或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入院治疗的。

()排查上报流程

排查出重点关注学生后,各学院要召开专门的情况汇总会议,对排查出的学生逐一进行评估,确定关注等级。学院书记签字后上报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排查结果报表附后)

二、做好对重点关注学生的跟踪监护

各学院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对于排查出的重点关注学生,按照动态、分类、精准的原则,建立一人一策档案。同时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班级干部和任课教师的作用,针对ABC三类学生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机制,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针对C类重点关注学生

日常通过谈心谈话、鼓励、支持等方式进行日常关注,谈心谈话过程中需要系统了解学生的情况:

1.整理学生材料:性格、学习、交友、室友、家庭状况、成长经历等;

2.与学生成为朋友,通过谈心谈话,找到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3.发现学生困难,提供资源;

4.找到学生上课、吃饭、睡觉、交友等基本规律;

5.有必要时联系家长,收集资料;

6. 做好谈心谈话记录,以及与家长联系的相关资料存档。

()针对B类重点关注学生

C类关注措施的基础.上跟踪监护,系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做到:

1.定期谈话与实时谈话相结合,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原则上每半个月至少谈话一次,随时关注学生情绪状况,做好谈话记录;

2.家校医相结合: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需要就医的学生,保持与家长联系,请家长持续监护并随时向学院反馈学生状况,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

3.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寝室联络员及学生干部的作用,全方位的跟踪监护,实现“一对一”“多对一”监护。

()针对A类重点关注学生

B类、C类学生关注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以下两类措施:

1.当下或近期有自杀及他伤风险的启动学校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做好24小时关注监护,第一时间上报,送医,邀请家长来校,及时干预,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2.曾出现上述情况,但学生目前状况相对稳定按照B类跟踪关注办法,但要提高对学生关注的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