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财人〔2017〕12号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能满足学校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有关双师双能型教师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hth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一、基本条件
指已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教师:
(一)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二)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且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三)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成果已被企业(学校)使用,达到同行业(学校)中先进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双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资质证书与专业能力培训并重。
(三)采取“内培”“聘用”和“外引”三种方式,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三、建设目标及措施
到2025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达到60%以上。
(一)“外引”企事业单位特殊人才。出台相关政策,设置一定比例的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目标和薪酬待遇,采取项目引进、全职引进等多种方式,实行“一人一策”,聘用符合学校开设专业以及人才培养所需师资要求的企事业单位特殊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促进专业建设,指导青年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合作开展企业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
(二)拓宽学校“内培”途径。落实学校有关规定,拓宽“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渠道,鼓励支持教师主持纵向横向应用型科研项目、主持校内实践教学(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产业学院建设等)建设、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等,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广阔空间。
(三)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针对入职教师多数从“校门”到“校门”、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比例不高的客观实际,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定期或利用寒暑假期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顶岗锻炼,同时,创造条件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通过校企合作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双师双能”素质,达到“双师双能型”要求。
四、认定程序
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范围为全校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
(一)个人申请。教师本人提出申请,提交相关佐证材料。
(二)部门推荐。各学院(部)根据个人申报的材料,对照认定条件进行民主评议,同意后报人事干部处。
(三)学校审定。人事干部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经学校审定后确定人选。
(四)校内公示。对审定人选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每届聘期5年。聘期期满,重新申请资格认定。
五、其他
(一)对于审核中发现使用虚假证明的有关人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二)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由人事干部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