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红色资源赋能尚志发展 --管理学院赴尚志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李莎莎来源: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4-01-19浏览次数:98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了解美丽龙江乡村振兴发展历程,2023年12月21日至12月27日管理学院教师王宇、辅导员袁丽艳带领 “党建引领农村振兴发展调研团”赴尚志市元宝村开展为期7天的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实地走访、考察红色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尚志市元宝村位于元宝镇,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创作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被誉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也是全国闻名的“中国铅笔之乡”。

期间团队参观了暴风骤雨纪念馆,暴风骤雨纪念馆是哈尔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纪念当年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激励后人振奋中华而拼搏进取,兴建了这个纪念馆,纪念馆也是元宝村发展的缩影。学生在馆内了解了元宝村的发展变化和土地改革期间的历史。学生感叹元宝村的发展变化之巨大是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带领,土地改革后村民安居乐业,粮食丰收满仓,元宝村的小康之路在不断地向前迈进。通过参观纪念馆,大家也认真地补上了土改运动这一课。

在调研元宝村支柱产业铅笔厂期间,调研团了解到,元宝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从铅笔板生产开始,让元宝村从“光腚屯”到“亿元村”,紧邻山林、傍木而生的铅笔经济产业全国闻名。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忙碌的生产工人,让同学们在龙江的乡村企业中体会到了现代化生产的节奏。元宝村“立足于农、取利于工、以工富农、比翼齐飞”的发展路径让村庄致富变强,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标杆,元宝村村委会也被评为黑龙江省15个“红旗党支部”之一。元宝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落实包产到户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党支部的壮大及引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实践期间,调研团考察了尚志的赵一曼纪念馆、赵尚志纪念园、尚志市碑林等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尚志市碑林被批准为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共有7000多块石碑,其中500多块石碑为弘扬抗联精神所刻,把红色抗联文化融到传统书法文化中,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抗联碑刻群。通过了解碑林背景文化,大家感叹烈士的伟大,珍惜如今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浓烈的爱国主义在每个人的心中驻足。

此次社会实践得到了尚志团市委和元宝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学院与元宝村党支部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团队将会持续关注党建引领新农村振兴发展,同时,深入开展好党史国史教育,要传承龙江红色文化基因,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