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足迹 ——金融学院赴明水县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李思瑶来源:金融学院发布时间:2024-08-15浏览次数:43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2024年7月7日至7月11日,金融学院教师王莹和刘济铭带领10名学生赴绥化市明水县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文明实践赋能振兴:传承红色,助力帮扶,点亮希望新光芒

金融学院师生与明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共同前往城北村退伍老军人王富家开展慰问老军人活动,听其讲述参军故事,感受军人的雷厉风行,更是感动于其“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爱国情怀。听完故事,师生与志愿者们用自己带来的食材,为老人包饺子、做菜,制作了一桌丰盛的午餐,一起共话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中,师生们通过走访育林乡先进村5户脱贫户,对脱贫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们认识到脱贫攻坚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实践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艺术浸润振兴:实践创新,守正前行,焕发乡村新活力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广宣传普通话,并将普通话带到明水县书法协会,与学生们开展推普活动、书画指导、文化交流,并在最后为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心,发放书包;在明水县文创中心了解陶瓷、剪纸、书画、篆刻、玉米叶编织、面塑等文化创意作品及文旅发展情况,并通过实地走访“AAA级旅游景区”双兴镇双利村文旅小镇,深入了解了明水县的乡村文旅、风俗习惯、民俗活动等,感受明水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坚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深入农田感受振兴:精准施策,共绘蓝图,农村产业新气象

走访崇德镇合胜村鸵鸟基地、蓬勃村白羽鸡养殖场,通泉乡五星村梅花鹿养殖场、育林乡村民果园和大鹅养殖等农村产业,师生们参观明水镇互助村一亩田和勤俭村红色研学基地,更是走进农田,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听取了关于种植结构调整、智能灌溉系统应用以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经验分享,如喀秋莎集团的娜莎黄瓜、李明兴西瓜等,深刻理解了农村产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数字科技助力振兴:创新驱动,经济赋能,开辟发展新路径

明水的数字经济孵化器,整合了明水县域内特色农产品资源,培育孵化的“淘缘明”本土特色品牌,累计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AI直播基地与县域内150家实体企业商户签订了合作,短视频推流及电商销售收入实现1亿元以上。在明水县数字经济孵化器的现场观摩调研及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感受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赋能一二三产业升级发展,全力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的精神,使学生提高创新意识、提升信息素养,期待学生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茁壮成长,为乡村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融经济引领振兴:传承精神,增强认同,引领振兴新方向

走访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进行座谈交流,调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解答学生就业困惑,助力学生深入了解红色金融的精髓和价值,赋能学生提高就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对金融事业的热爱和认同。通过深入的座谈交流了解,农商行与邮储银行在帮扶农民种植养殖、乡村企业发展中给予了宽松的金融支持政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中切实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推动振兴:政策支持,环境优化,洞见企业新活力

为感受实体经济的无限魅力,金融学院师生考察了三精药业、大豆产业园、吉禾农业、峰雪面粉厂、通泉冷库等企业。在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展现了工业4.0的魅力。师生们了解到企业转型升级的艰辛与收获,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活力,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在明水这片热土上,乡村振兴的浪潮不仅激荡着经济的脉搏,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探索。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金融学院的师生们紧密结合所见所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金融学院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智慧引领未来”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