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公布,我校红色财经之路博物馆、非遗艺术研究中心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思政,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的重要步骤,是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全省共设立175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涵盖科学精神、工业文化、大美龙江、乡村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龙江优秀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7个专题。将为大中小学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学校打造具有黑龙江省品牌力和影响力的精品课程,拓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广度,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争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色财经之路博物馆,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财经奋斗历程,深度挖掘并生动展现了红色财经的辉煌篇章。博物馆通过精心设计的展区与展品,将观众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亲身体验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财经手段,推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经济复兴的伟大征程。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初创,到抗日战争中“血染的黄金”运输,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每一阶段都闪耀着红色财经的智慧与勇气。博物馆不仅展示了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计算工具的演进等具体财经成果,更深刻揭示了这些成果背后所蕴含的党的财经政策、战略决策与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财经之路继续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博物馆通过复原黄马甲交易员、展示第一只股票等场景,生动再现了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以及党在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领域的决策与伟大实践。这里不仅是财经知识的宝库,更是传承红色财经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阵地。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色财经如何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非遗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的“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克东满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棱黑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江晕金鞣漆技艺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实践体验,旨在深化红色思想教育,感悟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通过师徒传承、工作坊、培训课程等形式,确保非遗技艺得到有效传承;深入研究 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特点,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将非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利用中心资源,为社区、学校、企业提供非遗文化咨询、培训、展示等服务,促进非遗文化的社会传播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