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通识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成功举办实践课成果展

作者:潘婷婷来源:通识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4-12-20浏览次数:28

   为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成长,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将劳动教育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通识教育学院劳动教研室于12月10日至17日,举办劳动教育实践课“旧有新生,变废为宝”与“碳索生活,绿水青山”主题成果展,共展出2024级学生的百余件作品。

    一、旧物新程,创意无疆

    踏入“旧有新生,变废为宝”展区,一件件由废旧物品“蜕变”而成的精美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学生们勇于突破传统,从构思设计到动手制作,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使其转化为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的作品,体现了对劳动教育和环保理念的深刻领悟。如“易拉罐上的苗族风情”展现了学生们对苗族非遗文化的延续与弘扬;“废旧纸板的奇幻变身”,学生们巧妙地利用纸板的纹理和质感,打造“机械精灵”、“童话城堡”等别具匠心的作品;“木质的温暖重生”,由废旧木材创作的作品则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与古朴韵味;“塑料的华丽逆袭”用彩色塑料瓶盖拼接而成的“热气球”,诉说着环保与美的故事。

    二、墨香传绿韵,绘卷展宏途

    与“旧有新生,变废为宝”展区交相辉映的是“碳索生活,绿水青山”宣传手册的展区。翻开手册,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如“潜水奇遇记”、“携手‘蔚’来”、“‘徽’常环保”等作品内部排版精致有序,学生们力求使手册在形式上打造出独特的视觉风格,用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使复杂的环保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三、创意践行环保,劳动铸就精彩

    本次劳动教育实践课成果展,正是探索劳动教育与环保教育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通过本次实践成果展,反映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对环保事业的担当以及无限的创新潜力,也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废旧物品的价值转化。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学院劳动教研室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拓展实践平台,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学会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化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做好准备,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